学术科研
我院学生参加“未来欧洲”活动

发布者:admin_zdfxy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01日 00:00   

   

    2005年11月16下午,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为正率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代表团访华的联邦宪法法院副院长温弗里德·哈斯默尔(Winfried Hassemer)教授共同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德国大使馆代表葛美莲(Maria Gosse)女士、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驻京办事处主任施多恩(Thomas Schmidt-Dörr)博士、随同哈斯默尔教授访华的奥斯特洛(Osterloh)女士、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中德法学院院长米健教授、鲍增华副院长、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者、法律出版社社长黄闽总编以及《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律师杂志》等新闻媒体的记者。

    新闻发布会上,德国大使馆代表葛美莲女士首先致欢迎词,她对哈斯默尔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肯定了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在当前中德两国法治国家对话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随后,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院长、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编委会主任米健教授简要介绍了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由哈斯默尔教授与阿图尔·考夫曼(Arthur Kaufmann)教授共同撰写的《当代法哲学与法律思维导论》一书对中国法学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哈斯默尔教授就此次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代表团访华及法治国家对话的意义作了发言。他说,虽然联

邦宪法法院代表团此次访华的日程短暂,但德中两国之间的关系却是源远流长。德中两国之间的法律交流共有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为中德两国的法治国家对话;第二次浪潮是两国学者教授间的交流;第三次浪潮即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代表团此次访华;第四次浪潮则是学术浪潮。“‘学术意味着阅读、撰写及教学,这正是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目前所进行的工作,即将德国法学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引发人们对法学的讨论。在哈斯默尔教授看来,学术浪潮非常重要。真正的法学并非仅是著书立说,而是鲜活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的:比如通过中国读者对德国法学著作的研读,又如通过中国学生赴德研习法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不仅是一个庞大的项目,也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也正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一贯积极推进的:加强两国法学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两国各个法律领域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哈斯默尔教授还就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代表团此次访华期间与中国最高法院院长肖阳之间的会晤、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功能、机构组成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弗里德·哈斯默尔教授不仅是著名的法理学家和法社会学,而且在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领域也享有很高声誉。他自1996年起任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2002年来任该法院副院长。他撰写过多本教科书,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堪称《当代法哲学与法律思维导论》一书。该书属于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的翻译书目之一,并已由中国政法大学郑永流教授翻译成中文且已在中国发行了第二版。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项目从1998年正式开始启动,自始得到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德国法学界的积极参与。该项目的目的在于系统全面地翻译介绍当代德国法学现状及代表其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项目最初计划翻译书目为25本左右,现在既有计划书目达35本,其中已完成翻译的有16本,正在进行翻译的有13本,已经基本完成翻译、正在校对修改准备交付出版社的有5本。此项翻译计划实施以来,在中德两国的法学界引起热情关注,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根据“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编委会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达成的协议,此项翻译项目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项目长期进行。

【关闭窗口】    【打印】